溧阳百景·将军法书碑廊
□ 罗莎菲
阅读量:2185 本文字数:1566
陈毅元帅诗词将军法书碑廊座落在竹箦镇水西村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我们到的时候已近中午。江南的早春,即使有大太阳,还是带着几分寒冬的凌冽,纪念馆里游人三五成群,看得出都是散客,大都带着小孩。
导游告诉我们,纪念馆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每天都有游人自发前来参观。
碑廊大门参照了古建筑牌坊的形式,正中的门牌高高挑起,上书“碑廊”两字,方正有力,是文化大师欧阳中石先生的手书,两侧砖墙上各有一块浮雕,左边雕的是青松,象征着陈毅元帅。众所周知,陈毅元帅酷爱青松,曾写下脍炙人口的《冬夜杂咏·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可以说,青松坚韧不屈,遇强更强的秉性是陈毅元帅自身人格的最好写照。右边雕刻的是兰花,象征着陈毅元帅的夫人张茜。张茜,原名掌珠,小字春兰,她与陈毅相识于皖南,定情于苏南,陪着陈毅走过了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陪着陈毅活跃于唇枪舌剑的外交领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段特殊岁月里更是不离不弃,荣辱与共。陈毅去世后,她的健康状况急剧下降,不久便查出得了肺癌,医生和家人朋友都劝她好好休息,可她仍然坚持带病整理陈毅诗稿,最终完成了《陈毅诗词选集》的手抄本,自己却在52岁的年纪便撒手人寰……“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以兰花喻张茜,不仅暗合了她的名字,更突出了她的高洁典雅,柔而不弱。
大门敞开着,可以看出碑廊整体采用的是古典的庭园式建筑风格,廊下墙面上,镶嵌着青石镂刻的碑文。导游姑娘告诉我们,碑廊建成于2011年陈毅元帅110周岁诞辰之际,共展示了22位上将、29位中将和60位少将书写的陈毅元帅诗词及纪念陈毅元帅的作品。为了证明这里所有的作品确实是出自于一位位将军之手,她还特意指了指作品旁边作者的简介和戎装照。
导游姑娘说,这111幅作品中,有一幅是我们溧阳籍的少将写的。前110幅作品的作者来自五湖四海,涵盖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各军区、各兵种和武警部队等单位,象征了陈毅元帅等老一辈革命军事家虽已去逝,但铁军精神代代相传,永不磨灭,而第111幅作品则是溧阳人的一点小小的“自私”:用从溧阳走出去的将军的作品来表达溧阳人民对曾在溧阳战斗过的陈毅元帅的敬仰,来向世人表示,溧阳无愧于革命老区的称号。
第一次听到有人这么理直气壮地“自私”,我们也不禁跟着她微笑起来。
走进碑廊,首先看到的是迟浩田上将的题词:“敬爱的陈老总,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往前走是于永波上将的题词:“元帅百战身,本色是诗人……”
一边慢慢地走,一边细细地看,这些将军的作品,有草有行有楷,书写的内容也各不相同,有陈毅元帅当外长时化《卜算子》而为之的《赠缅甸友人》“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也有反攻下汀州龙岩的“铁军真是铁,一鼓下汀龙”;有题长江大桥的“大江波浪兼天涌,南北难逾古今同”,也有纪念李珉烈士的“革命流血不流泪,生死寻常无怨尤”;有写给张茜的“豪情廿载今何在,输与红芳不自知”,也有祝贺朱德总司令六旬生日的“高峰泰岳万山从,大海盛德在能容”……
看着这些诗词,仿佛看到了各个时期不同身份的陈毅元帅,相同的则是诗词间的真诚真挚真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参观完碑廊,我们转到了庭院,瞻仰陈毅与张茜的全身铜像。元帅夫妇二人并肩而立,面容安详,目视前方,一高大一娇小,姿态并不亲昵,却有着无言的和谐,正如他们夫妻相知相伴的一生,让人忍不住想起了舒婷的《致橡树》: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有风吹过,朋友说,她闻到了空气中的清香,于是寻香而去,在庭园一角找到了一树红梅花,有的已经盛开,有的才刚刚含苞,挨挨挤挤、热热闹闹,占满了枝丫。
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
(摄影:王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