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2年07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天目湖
2012年07月09日

董家舍村

——续老村纪事之七

阅读量:1658    本文字数:2077

■ 赵善坚

 

从上上公路行至渎溪桥折转向东,沿铺就的水泥路在宽阔的圩堤前行,左边是青青秧苗静立于明净的水田之中,白鹭点点飞翔,右边是青青芦苇族拥在河堤之下,茂密的芦叶在夏日的阳光下闪着翠绿的光芒。“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这才想起昨天刚过了端午节。

车行约两里,在一座高大的钢筋水泥大桥前停下,友人指着这座新建不久的大桥说,这就是董家舍大桥,桥畔是董家舍村。接着又指着立在桥边的一块高大石碑说,这就是当年《重修董家舍桥碑记》的石碑。

高约两米的石碑,经多年的日月风霜的洗刷已泛成近乎白色,犹如白发苍苍的老人静静地守在大桥的西端,十分淡定地看着世间的云舒云卷,只是世人已难以读透他深藏于心的岁月,因为刻在碑面上的字大多已被岁月吻平,只有小篆体的碑题清晰可见,还有是碑记落款处“乾隆四十又八年”的字样依稀可辨。

在董海方老人爽直的谈话中,拉开了往日的序幕,村庄昨日的容颜在我们面前如画卷般地渐渐展开。

此地原为长荡湖一隅,水退而地出,围圩即成田,据说此地内曾有九支莲蓬,所以称为九莲圩。以前圩内围田约有千亩,现在与其他的圩相连,面积已达万亩。

与九莲圩相对的是别桥的皇圩,也是万亩大圩,但两圩之间隔着一条历史更为悠久的丹金溧漕河。其实董家舍村不仅有此河贴村而过、贯穿南北,村前还有古渎大河,在此成“丁”字形与丹金溧漕河相接。董家舍村仿佛就在两河形成的坐标原点上。

董家舍村不大,现在也不过百十户人家,主要有董、姚两大家族。姚氏家族居住在村中间,董氏则大多分居在村前、村后两处。

董氏家族是从旧县村迁徙而来。据董海方说,他们的先人当年挑着一付箩筐来到此,以草建舍,开荒种地,并育有三子。至今村中董氏可分为一、二、三房,分别是这三个儿子的后裔。因为董氏根系在旧县,所以董家吃公堂酒都要回到旧县村去。只因路途不便,后在村中建起董氏小公堂“思意堂”。虽然只有四间,但逢年过节也足以祭奠先祖。姚氏则是从不远的古渎村搬迁而来。至于为何来此,有一说法比较可信。那就是这方土地原先是姚家墓地,且墓地四周植满桑树,后因董氏家族在此立棚为舍,长久居住,于是也派家族来此看守墓地、耕种田地。

在这块土地上最不缺的就是水。水多为患,解放前几乎每年都要发大水。由于地势低洼,积水难排,村民在圩田里只能种植水稻。年份差时,田里难有收获;风调雨顺之年,村民们即使在收割稻子之时,也比其他地方更辛苦一筹。因为田里都是水,收稻时双脚深陷在淤泥中,只能摸着水把割下的稻子放在“骨拖”(一种类似于秧凳的农具,下面四支脚两两相对,装上两头向上翘的滑板,这样既可以在烂泥田中拖行又不会陷落)。割完九把稻谷后,就在骨拖上扎成一捆,然后再叉在用三根刚竹支成的三走架上晾晒。每支三走架也只能晾三捆稻捆,于是在秋收的水稻田里,到处都支满了这样的三走架。好在董家舍村人少田多,虽然是广种薄收,但“三年得一熟,锅巴好盖屋。”

圩区的特点就是出门见河,桥在圩区尤为重要。董家舍桥最初始建于康熙年间,据姚达生老人说,此桥是当年兴建湖边的长桥时,多下的材料建成的,俗称为“多下桥”。由于河宽桥窄,两岸的桥墩只能尽量向河中心延伸。两桥墩之间用长木架成桥面,远而观之,犹如一根扁担前后担起两只大箩筐,所以村民们形象地称这样的桥为“货郎担桥”。也许桥墩过于伸向河中,阻碍了下泻的洪水而终于被冲毁,于是才有了乾隆四十八年重新董家舍桥并有了修建此桥的碑记。

桥不仅可以被洪水冲毁,更可以被人为损毁。董家舍桥就是毁于太平天国时期。也许是当地的村民为了阻挡太平军进村的脚步,所以才忍痛拆毁此桥吧。之后的很长岁月里,没能再恢复此桥,村民们出入就只能靠渡船。村民们还记得长年累月为村民摆渡的艄公叫彭木金,又叫他“细眼睛”。来自苏北的他,独自一人在渡船上度过了他的青春年华,直到长须飘然依然稳立船头,渡船成了他一生的陪伴和终生的职业。渡船成了村民出行的第二双脚,即使长年累月要去对面的皇圩耕种(对面皇圩村里还有百来亩土地),也全凭这一叶渡船送往迎来。

渡船的历史直到1968年才结束。县里下拨了专款建造了新的董家舍桥。村民们介绍说,从1968年建桥到现在,共建过5次桥,从当初竖有许多直立桥桩的平板桥,到后来改建成拱挢。由于此河航运繁忙,大桥多次被行船撞损,直到2000年改造芜太运河时,政府投入了几百万元修建了用钢筋混凝土制作的桁架梁桥,桥面跨度约60米,越过此桥可以直达别桥镇。

董家舍在陆路交通日益发达的今天,渐渐被边缘化了,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水路交通为主的岁月,董家舍是很重要的客运码头,从城里到别桥、后周,到金坛、丹阳往返的轮船,都在此码头停靠,而古渎一带方圆几公里的百姓进城办事或是走亲访友,都在此码头上下,此村也当然成为周围百姓来去的集散地。

秋去春来、寒暑更替,多少年以来,董家舍村与其他村庄一样,似乎没什么特别之处,但村民们感到自豪的是在1985年村里出了溧阳的中考状元姚青松,他以571分拔得中考头筹,同时也是全常州市的第二名。之后的他又顺利地考进了华中理工大学,现在北京有了自己的公司。在2008年度北京市举办的“善行天下———12·3首都慈善公益日晚会”上,他还作为首都十大慈善大使之一登台受奖。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