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11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五版:文化/世相
2018年11月05日

丁 园

□ 蒋保林

阅读量:1859 本文字数:956

丁园很普通。

在溧阳城南一隅,钢筋水泥建筑丛林中,留下了两块不大的绿地,人称丁园。

原先的丁园遍植各种树木和花卉,因为树木过于茂密,加上长久没有修剪和改造,显得有些荒凉。

几年前,在溧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阶段中,市政府依照公园的地势和布局,投入经费对两块绿地进行改造,并命名为丁园。

为什么命名为丁园呢?可能园内有丁香花,或者地处丁家园,所以取名为丁园。不管什么原因,我很喜欢这个名字。

我走进丁园,一般是吃过晚饭后。黄昏时分的丁园,是最有魅力的。因为此刻公园是安静的,附近的游人都已回家做饭,园子里显得空荡荡的,只留下花草树木和清风鸟语,丁园显示出自己本来的模样。在黄昏的暮霭中,此时的丁园静悄悄的,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清香,丝丝缕缕,沁人心脾。寂静的园子里,只有风儿在树林之间穿梭游荡。风穿过树梢,簌簌作响;穿过曲径,吹落片片枯叶。枯黄的树叶在空中打着旋儿,轻轻飘落,一如生命的凋零,落入大地母亲的怀抱。

园子里树的品种很多,有香樟、株树、合欢树、梧桐、樱花,还有一两棵桃树和柿子树。这里面,最多的是香樟树,一律是高大葱绿,映衬着城市的天空。最为潇洒的当数株树了,修长的枝干冲天而上,在高空秀出一大片深绿的枝叶,卓尔不群,迎风而舞,颇有君子风范。

园子的中央,有两片小小的池塘,池塘旁边植了些蒲草,叶子已经枯黄,为深秋平添了几分萧瑟。散步的时候,我常在池塘边坐坐,看看天上的流云,听听鸟语,细数着自己的内心。此时,园子的一切都是我的,一切又好像与我无关,树自在长,花自由放,草儿自己枯黄,亘古不变而又生生不息。太阳也变得红红的,将余辉洒落在树间,变幻出迷离的色彩,更给丁园增加了一些神秘的意味。

在丁园的东北角上,有个凉亭,里面有一方石刻,上面刻着 “甘露寺碑”几个大字,碑文字太小,看不清楚。其实,看不清楚也好,留下一段念想,念想那往日的烟云,就让那段过往的历史沉入岁月的深处吧!

丁园最幽静的地方应该是东南角,那里有几丛修竹,在茂密的竹林中,有几条小径蜿蜒而过。春天,经常有笋尖冒出来,细细的;夏天,行走于此处遍体生凉;秋天,枯黄的竹叶飘然而落,更是诗意弥漫;隆冬时分,这里则一片萧索。东坡说,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当然是文人雅客的情怀,我居住在城市的筒子楼里,是无法体会到的。

但,此时的我拥有一块绿地,一个丁园,足矣。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