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絮语
芮金川
秋天了,市府大楼东西两侧的高大银杏树穿上金灿灿的盛装,它以飞舞着的橙黄叶片,与大地母亲絮语。
我喜欢晚秋的银杏树,还有初冬槭树,那色彩丰富的层次,那凌风伫立的身姿,都令我为之心仪,为之情牵。特别是银杏,年年岁岁此时流金叠彩,岁岁年年满眼一片辉煌。
古书上说,银杏树“须雌雄同种,其树相望乃结实,或雌树临水照影亦可,或于雌树凿一孔,纳雄树木一块以泥之,亦结子”(《物类相感志》)。民间也有银杏必雌雄相望才能成活的说法。想来银杏树一定是有灵知的,它分明是一往情深的,植物中的性情之物,我不知道汤显祖笔下的南安太守府后花园中是否有银杏树,杜丽娘只与梅树对话,倘若她知道银杏树似更多情,说不定她也会去向它倾诉心声呢。
据说银杏树生命很长,花期却极短。“本草”上说,其花期在二月,“开花成簇,青白色,二更开,旋即卸落,人罕见之”。如此看来,银杏气质性情又矜持含羞,它不以花期为烂漫,而以叶色银杏泻彩为辉煌,个性强着呢。
银杏古时候被称为“鸭脚树”,因其叶形似鸭掌,这是取其叶为名。又据记载,银杏果实“宋初始入贡”,后遂更名“银杏”,乃取其果实形状色泽而命名也。宋初有诗人梅尧臣就称银杏果实为“脚鸭子”,这位宛陵先生还将其赠送给好友欧阳修,并言“神农本草阙,夏禹贡书无”,似乎是说银杏为外来树种。然而,我曾在连云港花果山上,却看到了千数百年的古银杏树。说不定古人初未注意到它。想想也是,在姹紫嫣红的春天里,银杏真的有些不起眼,它始朴而后华,或许这正是它的可爱之处。
银杏也不娇气,于环境并无挑剔。宋时以宣州为多,也较为有名。渐次各地都有它的喁喁诉说,足见其生命力的孳勃与强悍。只要能雄雌相望,两情相携相得,银杏树就能四海为家。
银杏婆娑,秋意阑珊中它燃起火焰般的激情,在人们心中留下一片温暖与和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