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01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图说故事
2019年01月30日

老照片见证江苏省溧阳中学校址变迁

芮金川 图文

阅读量:4817 本文字数:1094

江苏省溧阳中学地处美丽的天目湖畔,创建于1946年,是由江苏临中和江苏旅川临中合并而成,原校址在东门歌岐村;1953年寒假,迁至溧城镇平陵中路251号;2004年8月又迁至今日的新校——溧阳市南环西路88号。新校址占地273亩,建筑面积为9.1万多平方米,办学条件堪称国内一流。

1946年,当时,正值抗战胜利后,流亡的各公立学校从重庆、安徽、贵州等地纷纷迁回江苏。同年5月,流亡在贵州的一批溧阳教育界人士,关注家乡教育事业,由陈恕钧、周陛森、史干桢、谈名泉、董济寰、许文光、杨柄章、宋含之、周家祚、胡达人等10人,以溧阳旅筑(贵阳市的别称)同乡会代表的名义,向教育部上报呈文,请求“为后方国立中学迁苏,请求分设一校于溧阳”。同月,溧阳县临时参议会及党政、地方团体亦联合向教育部申请:“请求将后方迁苏的国立中学准在溧阳省立一所,以救济本县及附近失学青年,提高偏枯县份文化水准。”6月,江苏省教育厅派督学吴和到溧阳查勘校址,确定省立中学校址设在溧阳东门外的歌岐村,借用周氏宗祠为校舍,筹备建校。7月,省厅任命陆健秋为江苏省立溧阳中学校长。9月开学,第一学期有高中7个班,初中5个班。

江苏省立溧阳中学由江苏旅川临中和省立江苏临中合并而成。

江苏旅川临中在重庆长江南岸野猫溪,原校址在今日为重庆市第三十八中学,于1938年创建。

江苏省立临时中学,简称江苏临中,地址在皖南近靠黄山瑶溪的雁塘和傍霞瑶村,1942年4月创办,学生最多时近2000人。

1949年4月25日,溧阳解放,学校由苏南行署接管,校名改为苏南溧阳中学,委派周宗姬为副校长,主持校务工作。

1953年1月,苏南、苏北行署合并为江苏省,学校改名为江苏省溧阳中学,校址由歌岐村迁往溧阳城南门,即今溧阳平陵中路251号,辛子屏任校长。

2004年9月,学校校址迁至溧城镇南环西路88号,校园面积为181820平方米。全校65个班级,3473名学生,教职工267人。2011年2月,学校被中共溧阳市委、市政府授予“十一五”建功立业功勋单位;2012年9月,溧阳市人民政府授予江苏省溧阳中学集体三等功。2018年9月,全校有59个班级,2903名学生,338名教职工。自2015年起学校连续四年斩获常州市文(或理)科状元,学校办学业绩得到溧阳百姓、省内同行的高度的赞誉和肯定,学校被誉为“盛世名校”。

江苏省溧阳中学,作为溧阳市最高学府,作为溧阳教育的一个排头兵,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矢志不渝,精益求精,为社会培养出无数栋梁之才,给溧阳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上一些老照片记录下的只是江苏省溧阳中学在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沧海一粟,今日特刊,以飨读者。

 

1946年建校时的教室(歌岐)

 

江苏省立临时中学旧址大门(皖南)

 

建校时师生栽的榉树

 

江苏省立旅川临中教学楼(重庆)

 

1953年建的学生餐厅(南门校区)

 

老校晨读亭

 

1999年拓宽后的小岛西桥

 

远眺江苏省溧阳中学新校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