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09年12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A3:经济/区域
2009年12月11日

从雪灾年看农机化的威力

阅读量:465    本文字数:1526

(黄洪明 荆和平) 2009年的一场早雪,虽然不是那么厚实,却把我市多个地区满田的稻子压得伏在地上……

农民都说还是机械化厉害

12月4日,在社渚镇嵩里村的村道上,汤觉清跟随着运输车,将最后一车稻谷送回家。灿烂的阳光下,他欢笑的脸庞就像一朵美丽的菊花。

汤觉清是我市的种粮大户,承包670多亩农田全部栽上了水稻。11月初,由于天气阴睛多变,汤觉清担心未熟透的稻谷晒不到太阳会发生霉变。于是,他只作了小规模收割,打算到该月中旬再进行大规模收割。谁知天公不作美,一场罕见的早雪,把近500亩的稻子全部压倒。汤觉清走到田头一望,急得直跺脚:完了,5000担粮食全完了!接着,老天又是反反复复地下雨,田里稻草始终没有干的时候。

雨雪灾压不倒英雄汉,汤觉清和其他未收割的农户一样,在我市镇村各级领导的鼓励支持下,积极与农机专业合作社挂钩,落实收割机。终于等来了晴朗的天气,日前,5部收割机开进了他的承包田,进行快速抢收。现在,不仅汤觉清的5000担粮食完璧归赵,我市其他农户近6万亩遭雪倒伏的稻子,经过150多台收割机的抢收,也全部颗粒归仓。

望着收完的庄稼地,汤觉清感慨地说:“还是机械化好啊!”

老农民畅谈历史上雨雪后的秋收

有着相同遭遇的竹箦镇洙汤村王建平,他把历史镜头转到上世纪80年代。同样是秋收画面,锯镰割倒的稻子一畦畦地铺在田间,连续多天的阴雨,让下面的稻谷长出了芽苗。太阳出来了,家家户户不分男女老少都去翻晒稻子。哪知上面没晒干天又下雨,使下面的稻谷也长出了芽苗,急得很多农民流出了眼泪。那年,溧阳凡是栽培盐粳品种的农户,都减产30%以上,即使收获到的稻谷,也都像茴芽稻种一样,出米率降低了近三成。

接着,他又讲起上世纪70年代的一次早雪,由于稻子伏在地面,一天的活三天才能干完,农村劳动力不够用,就叫学生停课,工人停工,全部到农村“支农”。为了抢收,连解放军战士们也当上了农民。

那种割稻的艰苦,现代人无法体会,站又不是站,蹲又不是蹲,整天弯着腰抓着锯镰从泥土中剜稻棵,稍有不慎,锋利的锯齿就会割破手指。王建平清楚地记得,一天割下来腰酸背痛,大腿紧绷胀痛,屁股像挨了三十大板,每跨出一步都要勇气,走到家连石门槛都跨不过去。

如今,从下雪开始也有20多天雨季,他们夫妻俩种70亩稻子,却没有忧愁过一天。他们知道天气总会转晴,只要稻草一干就可以叫收割机去收割。当收割机在他田头隆隆响起时,他还站在大路上气定神闲地悠着呢!

农机合作社成战胜雪灾的中坚力量

在溧城镇蒋店村的田野上,包括全国种田大户江海清的田里,则是另一番景象。嫩绿的麦苗钻出了泥土,油菜也已一片青色。一条条机械开挖的沟墒,整齐划一,几个老农扛着铁锹,站在田埂上喜滋滋地望着庄稼。

有位葛姓老农说,农机合作社的收割机真厉害,仅几天功夫,全村稻子就收割完毕,而且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播下了麦子和油菜。如果是传统方法,现在大家还在田里种麦栽油菜呢。从种到收又到种,都是机械化,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基本不需要回来。

老农指的是我市海清农机专业合作社。江海清不仅承包了1800多亩粮田,还创办了农机合作社。现在,该社已拥有各种农业机械136台套,其中,久保田高性能联合收割机5台,大中型拖拉机7台;拥有办公、培训、机库用房1200平方米,总资产达300万元。

农机合作社不但解决了自身农田耕种与收获问题,而且与周边农户签订了土地耕(耙)、水稻育秧、水稻栽插等农机作业服务合同。仅海清农机专业合作社一家,就实现机耕面积1.3万亩,机收服务面积1.1万亩,实现农机作业服务收入290万元。

近年来,我市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如雨后春笋,现已达到39户,大大地方便了零星种田农户。市农机管理部门负责人说:“我市农机总量已达2.5万台,总动力达48.4万千瓦,资产值达3.9亿元。现在,全市从种到收不光是实现了机械化,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力,降低了农本,更重要的是确保丰产丰收,不误播种农时。”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