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05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市情
2021年05月24日

埭头镇:谱写乡村建设示范的精美华章

阅读量:1869 本文字数:1246

(溧阳市农研会 马福友) 初夏时节,笔者走进埭头镇余家坝村,但见这里河网密布,阡陌纵横,村对面的山郁郁葱葱,倒映在清澈宽阔中河里,宛如一幅田园水墨画。除了优美的自然风光,余家坝村近年来还通过村庄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成集观光、体验、休闲等于一体的乡村田园综合体,去年一举摘得全国文明村的金字招牌。余家坝村的蝶变,是埭头镇实施乡村建设示范战略成果的一个缩影。

埭头镇坐落在我市北郊,北依长荡湖,南枕芜太运河,是常溧高速沿线山水环绕的千年古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埭头镇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坚持资源优势与环境优势相得益彰、文化与旅游相辅相成、产业与惠民相互促进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一座生态宜居、产业均衡、百姓幸福的江南特色小镇崛起在长荡湖畔。

生态宜居意味着水碧、天蓝、土净。近年来,该镇全力推进碧水天蓝土净的生态保卫战,关停小化工、六小行业及污染企业12家,整治“散乱污”企业20多家。263整治、村庄臭水塘整治坚持治源、截污、建管并举,4个市级断面水质优于3类水比例均为100%,位列全市第一。全面整治南山大道、239省道、102县道等交通干线,去年清零拆违面积达3.13万平方米。持续开展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完成全域垃圾分类试点镇工作目标。

埭头镇加快实施现代农业振兴,构建起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智慧农业相结合的农业生态圈。水稻水产,是埭头农业传统优势。该镇不仅有5050亩水稻及绿色高产高效示范方,还有近万亩生态养殖池塘,工厂化养鱼开全省先例。长荡湖大闸蟹、后六大米、南埝大米、山血糯是江苏省“味稻小镇”名特优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在绿色农业方面,埭头镇正在实现全镇农村标准良田全覆盖的基础上,又建起了省农业农村领域千亩前六农业产业园,目前产业园道路、景观台、葫芦长廊等已建成,力争一年成型,两年成园,三年丰产,届时将成为溧阳美音公路边一道亮丽的观光农业带。

在农业农村的快速发展的同时,埭头镇的民生福祉也得到大幅提升。渡头街和前圩小区、埭中小区全面改造,周庄里、梅坞圩、桥头村的土地征收和房屋拆迁全面落实到位。完成埭头美音公路建设和山前路、龙荡路5.3公里的白改黑改造,投入600多万元用于镇域内21条农路的修复。为2512人发放每月200元的基础养老金,为307人发放每月485元的政府保养金,为201人被征地农民发放每月695元的保养金。总投资3800万元的埭头中心幼儿园和9000平方米的埭头高中宿舍楼正式启用,总投资1.3亿元的埭西新村安置房也交付使用,埭头卫生院软硬件得到提档升级。农村省3A级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实行全覆盖,常州市城乡社区老年协会规范化示范村创建达100%,全镇8000多名老年人中,有200多名80岁以上老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

一组组数字成为埭头提速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佐证:全镇村级合作社抱团发展平台完成投资1000多万元,盘活闲置和低效用地近500亩,收购农村低效用地2000多亩,新盖扩建标准厂房10多万平米,新增资产性收益近千万元,村级经济持续壮大,现村均代管资金突破千万元,村级集体资产总量突破亿元,村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处处绿水青山、家家金山银山、人人寿比南山的愿景,正成为埭头的现实。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