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十集:一首悼亡诗
“革命流血不流泪,生死寻常无怨尤。碧血长江流不尽,一言九鼎重千秋。”这首收录在《陈毅诗词选集》里的作品写于1940年。它不是一首普通的诗,而是一首悼亡诗。
这首诗是陈毅为悼念新四军战地服务团中一个叫李珉的女孩子所作。1940年春,李珉跟着战地服务团来到溧阳水西村。由于性格温顺,平时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小绵羊”。在水西村,人们时常能看到她教妇女识字、帮农民干活、扛着医药箱救治伤员的身影,虽然辛苦,但她总是面带微笑,毫无怨言。在前线,无论是有人受伤还是患病,她都耐心细致地照料,有的伤员难忍疼痛,她就用轻柔的话语和温暖的笑容抚慰他们的情绪。
虽然性格腼腆,斯文乖巧,但李珉做起事来却非常利落,丝毫不输男同志。有一次,一起参军的同学前去看望李珉,发现她正带着一个炊事员磨豆浆、做豆腐。她的同学不禁感叹:眼前的李珉已经不是从前的“绵羊”,而是“大牛”了。连团长朱克靖都说她很有个性,很刚强,根本就不像绵羊。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深受大家喜爱,有着大好前程的姑娘,在21岁那年永远地离开了。1940年6月,李珉跟随大部队渡江,不幸中了敌人的埋伏,胸口中弹,她耗尽所有的力气爬到草堆中隐藏,直到当地村民发现,将她送往战地医院救治。此时的李珉因失血过多已经危在旦夕,她努力睁开眼睛,用尽所有力气,与这个世界作最后的道别。她对身边泣不成声的战友们说道:“同志们,革命流血不流泪啊。我……没有太多的时间了,答应我,把我的入党申请书交给于晶同志,答应我!”
生得伟大,死得光荣。就这样,李珉为了她的信仰,带着遗憾将忠骨埋在了江南大地,年仅21岁。由于当时条件艰难,她和其他烈士一样,连一个墓碑都没有。陈毅为悼念这位新四军女战士,特意写下了这首悲壮的悼亡诗:“革命流血不流泪,生死寻常无怨尤。碧血长江流不尽,一言九鼎重千秋。”这首悼亡诗不仅是对逝者的缅怀,更是一段永不磨灭的记忆,指引着后人勇毅前行!
扫码看《水西百忆》
讲述人:喜马拉雅有声书专业播讲人 延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