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10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七版:文化
2021年10月21日

沈兰芝:《溧阳日报》首任社长

阅读量:159 本文字数:999

沈兰芝(1910-1988),溧阳县人。1932年3月参加革命,中共党员,历任《溧阳日报》社社长和中共溧阳县委机要交通员、宣传部部长,溧阳县抗敌服务团团长,新四军淮南路西办事处财经科科长、局长,苏南一地委财经局局长,鲁南地区行政公署财经处副处长、粮食局副局长,华东财委前方办事处主任、华东财委副秘书长,华东粮食局副局长。解放后历任重庆市军管会财政部部长,川东财委副主任兼财政厅厅长,四川省财委副主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业办公室主任,四川省工业厅、重工厅、机械厅厅长,四川省农机局副局长、顾问等职。1956年当选为第一届中共四川省委委员,1979年当选为四川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务委员会委员,1982年离职休养。

在大革命的影响下,沈兰芝思想进步,追求真理,经常阅读各种进步书籍。1928年,因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被反动当局开除出校。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件发生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政策的影响下,沈兰芝满怀爱国热情,积极投入了抗日爱国的斗争。1932年2月在溧阳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步群众组织“二一学社”,并和一些党员、进步人士一起办起《溧阳日报》,并担任社长,积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号召群众组织起来,武装起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不久,《溧阳日报》被国民党反动当局查封,沈兰芝被捕,在敌人的刑讯面前,他立场坚定,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后被保释。他于1932年3、4月间在溧阳加入了共青团,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担任了县委机要交通员、宣传部部长。在白色恐怖下,他机智、沉着、坚定,多次完成了组织交给他的任务。1933年冬,溧阳党组织遭到国民党破坏,沈兰芝幸免于难,流亡于上海、苏州,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1936年8月,沈兰芝重新与党取得联系,在南京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七七事变”后,沈兰芝重返溧阳,组织了一批进步青年,成立了溧阳县抗敌服务团,他担任团长,大力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8年3月,在地下党的安排下,他到国民党潜山县政府任教育科科长,以后又到无为县货物检查处工作,秘密地为新四军筹粮、筹款以及其它紧缺物资,为新四军根据地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1940年5月,沈兰芝来到淮南路西抗日根据地,参加了新四军,并于1941年10月重新入党。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他长期在我军从事后勤工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为完成繁重的后勤工作,他不怕牺牲,不避艰险,多方筹划,尽心尽力,为保证部队供给,保证前线需要和根据地的建设做了大量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沈兰芝到四川工作,为四川恢复和发展生产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