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06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民生
2022年06月30日

130年匠心守护 只为这片桃树林

阅读量:259    本文字数:748

(韩一宁) 匠心就是“用一生,做好一件事”。竹箦镇果农黄仙奎也有属于他的匠心,那就是世世代代守护一片树,守护“野鸡红”桃树。

近年来,随着“溧阳1号公路”瓦屋山片区游客增多,这份溧阳乡愁味道再度被人们发掘出来。

“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种‘野鸡红’的。”130年前,黄大叔的祖辈迁居到溧阳便开始种“野鸡红”。“我是从15岁开始回果园种植这桃树的,现在我老了,我的儿子又回来种桃树了。”黄大叔说。

一代又一代人为了这果树,一直守护下去,守护这棵“溧阳人的果树”,这是一种坚守,一种信仰,也是一种责任。

“你看,我的这棵树已经长了五六年了,依然不流桃胶,树干上还是干干净净的。”黄大叔说这话的时候特别开心,能感受到从他内心迸发出的热爱,“这里特别适合种植‘野鸡红’,‘野鸡红’对土壤的要求很高。竹箦瓦屋山片区的土壤微量元素丰富,且土质为黏土,能保证营养不流失,种植出的果子更鲜美。”

黄大叔自豪地对我们说:“很多桃树料理得再好都有不少果虫,但我料理的果园,很少有虫子,所以果子才能长得好,一口咬下去桃汁红得像出血。”

老溧阳人的记忆里,都有这漫山遍野的“野鸡红”,如今却很难看见了。真正的“野鸡红”,浅尝一口没有太丰富的味觉体验,而当你再吃第二口、第三口的时候,鲜甜在味蕾上荡漾开来,是循序渐进地味觉浸染,吃完一个桃子,方才觉得“好鲜”,心里还想着再来一个,手已经不自觉地伸向筐里再拿一个。而这“野鸡红”生于溧阳,更蕴含着溧阳山水独树一帜的美。

留住“野鸡红”,不单单是留住记忆和乡愁,更像是留住溧阳人骨子里文化的根脉,而守护着这片文化根脉的或许就是我们身边一位位淳朴的农民。

黄大叔的果林没有名字,没有路牌,就静静地在彩虹公路旁。今年,黄大叔种植的“野鸡红”销售额比起去年增长了近四成,但最令他高兴的还是看见顾客们洋溢着喜悦的笑脸。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