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12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要闻
2022年12月29日

以高标准之尺打造“六个品质”

□ 本报评论员

阅读量:1602 本文字数:1553

12月28日,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召开。在讨论中,与会人员一致表示,“必须锚定苏南第一方阵目标,坚定绿色崛起发展路径,以争创示范、争当表率的使命担当,全力攻坚‘六大品质’提升,着力深化品质城市的内涵外延,让中国式现代化在溧阳大地充分展现可观可感的现实图景”。

在新目标下,溧阳应该使用怎样的标准,全面提升经济发展、开放创新、生态环境、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和社会治理“六个品质”,为奋力打造苏南绿色崛起品质城市提供支撑助力?

经济发展品质是打造品质城市的基础。经济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根本、兴旺的基础,提升经济发展品质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环节。我们要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持续深化项目攻坚;要深入开展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的全链条式招商,重点打造“2+2+X”产业集群;要聚焦企业发展,培育出更多“专精特新”企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持续释放集约节约发展效应,让高质量发展底色在溧阳越来越亮。

开放创新品质是打造品质城市的动力。创新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引擎,开放为创新提供重要基础。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要通过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融入南京都市圈建设,努力实现创新要素、创业资源、创造能力高水平集聚;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政策措施,持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智改数转”“专精特新”、股改上市企业新突破,不断释放创新驱动的原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创造发展新机遇,打造发展新引擎。

生态环境品质是打造品质城市的优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优质的生态环境一直以来都是溧阳一张靓丽的名片,要加快构建“城市空间疏密有度、生产空间高效集约、生活空间宜居舒适、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公园城市空间布局,不断巩固提升生态环境品质;要放大全域旅游特色品质,不断拓展“两山”转化的制度通道,加快打造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度假区,推动文旅农旅工旅深度融合发展,培育新业态、发展新经济,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城乡融合品质是打造品质城市的路径。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走好城乡融合之路,要充分发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农村宅基地改革等国家级试点抓手作用,进一步突出苏西南交通枢纽地位,推动城市化率再上新台阶;要加快打造全面乡村振兴样板,深化宅基地改革、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先行探索,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田园乡村和美丽乡村,推动城乡融合工作走在前列形成示范。

共同富裕品质是打造品质城市的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提升共同富裕品质不仅要把“蛋糕”做大做好,还要把“蛋糕”切好分好。要融入苏南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进一步缩小;要通过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村复兴少年宫等工作的推进,实现城市文明程度和社会文明氛围一体提升,擦亮特色品牌,探索走出一条符合党中央要求,契合溧阳实际的共同富裕新路子。

社会治理品质是打造品质城市的保障。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要持续奋战,久久为功。要通过统筹发展与安全、发展与治理,全面优化城市环境,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溧阳和法治溧阳,推动营商环境品质全面提升;要强化现代治理打造更多基层“三治”融合品牌,持续构建本质安全体系,巩固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民生为本,服务为先”理念贯穿于社会治理全过程,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新征程上,我们夯实基础、强劲动力、扬长优势、探索路径、锚定目标、坚强保障,凝聚各方合力、制定高标准严要求,统筹提升“六个品质”,在打造苏南绿色崛起品质城市道路上走稳每一步,全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溧阳新篇章。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