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04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六版:文化
2023年04月27日

窃读之趣

□ 黄小秋

阅读量:255    本文字数:1212

 

“但我是偷窃了什么吗?我不过是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这是台湾作家林海音在书店被人按住书本,当作窃读的惯犯撵出书店后,卑微又愤懑的内心反诘。而类似的窃读经历,其实也发生在大多数学生身上,现今思来可叹、可笑、可爱。

我的窃读始于五岁,那时街上有小人书摊,每次跟父母上街,我最喜欢挨在那掏了2分钱的顾客身边偷看。我虽不识字,但父亲常给我讲“大闹天空”“哪咤闹海”等故事,凭着听来的记忆,也能把这些故事的画页看得津津有味。

等到念书识字以后,我不再满足于小小的连环画了。春日的放学路上,我常如那飞入菜花无处寻的黄蝶,躲在花海深处,翻开从大哥木箱里偷来的《封神榜》《七剑下天山》等大部头小说,快乐逍遥地窃读起来。这些被父母禁看的闲书,此时不用任何遮掩,都可一目十行地看,也不用竖着耳朵听父母的脚步声,更没有与看书太慢的弟弟共看时老是等待的烦恼。

这应该是最快乐的窃读方式,可惜时间不能太长,估摸着一个钟头,就必须把禁书小心地别在腰里往家跑,到家后少不了编一些迟归的理由,有时还得接受母亲搜书包的盘查。母亲的手每次抬起,我别着书的腰便微微发颤,书被缴获的恐惧,犹如一颗炸弹高悬脑中。终有一回,狡猾的弟弟从我头上的几点油菜花粉,发现了端倪,追踪到我窃读的现场,我不得不又耐着性子,和蜗牛弟弟躲在花海里同看一本书。

那时,农村没有书店,惟当老师的文化人书柜里,才有不少比砖还厚的大部头。有一次,十岁的我不经意在邻居黄老师家读了几页《小兵张嘎》,魂便被勾掉了。从此,每天放学回家,早早做完功课,我就跟母亲请求去黄老师家看作文书。看着母亲点头,扭转身狂奔的小妮子暗笑得花枝乱颤。到了黄老师家,我要先逗逗老师家的两孩子,趁着老师高兴,再借一本作文书翻看。不过看着看着,我便偷梁换柱,翻开了桌上的大部头,像鱼儿跃过了龙门似的,一头扎进妙趣横生的小说世界里。每当脚步声响起,我会立即收回大部头上的手,低头看作文书,摆出一副勤奋好学的模样,心里却盼着来人,快快离开,好让我重回到精彩的小说中。

时间插着翅膀飞逝,当天色实在已晚时,为了不暴露自己偷看闲书,我不情不愿地跨出了那间魔念深重的房子,脑海里还在一卷一卷回放着刚刚读过的情节,为嘎子的机智勇敢点赞,为鬼子的狼狈不堪发笑……穿过一段黑暗的长巷时,居然毫无惧意,灵魂里突然有了英雄入驻的果敢。就这样,我窃读完了第一本数万字的小说,随后又窃读了《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名著。从每一本新书适时地由书柜变换到桌上的巧合看,黄老师应早就看穿我“偷梁换柱”的把戏了。

如今满屋是书,反因琐事缠身少了几分忘我阅读的痴迷,看着新书蒙尘,不禁怀念起窃读之趣来:那心跳加速的刺激感,那恨不能把一分钟掰成几分钟的急迫感,已然难觅了。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正是这一个个偷偷相约的“故人”,让我们的童年与少年,变得可爱而生动。

诗人袁枚慨叹:“书非借不能读也。”而我以为,不妨再接一句:“书非窃读不成趣也!”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