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aper.oss-cn-hangzhou.aliyuncs.com/lysb/2023-07-03/45b1e8d94f2001bff66c4cfe7ad44c74.jpg)
![](http://epaper.file.routeryun.com/other/other/61d309282ad0a.png)
蝉
□ 刘琪瑞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知了是蝉的俗称,蝉猴出洞,蝉儿上树,夏天才算真正来临。
蝉猴是蝉的幼虫,灰褐色或黄褐色,和泥土的颜色几乎没什么区别。蝉猴在泥土中要待多久呢?短则三五年,长达十几年。等到蝉猴成熟了,夏至时节一场透地雨之后,它们纷纷爬出黑暗潮湿的泥洞,并快速地向附近的大树小树或草木丛中爬去,爬到高树上或灌木顶端,躲避地上的蛙类蛇类等天敌捕食。当然,蝉猴是躲避不及乡间那些孩子的,每到蝉猴集中出没之际,从黄昏到夜晚,小孩子呼朋引伴,打一把手电筒,拿着铲子,拎着瓶瓶罐罐,到村外树林里捉蝉猴,这是我年少时的记忆。
蝉猴从爬出洞穴,到上树蜕壳成蝉,整个过程仅需一个小时左右,故有“金蝉脱壳”成语。刚刚羽化的蝉儿周身淡绿色,翅膀晶莹透明,很萌的样子,用不多久,它就被夏风染成了黑褐色,变成了老蝉。雄蝉则震动腹部的发声器,此起彼伏地鸣叫,成为炎夏的一大特点。夏蝉是个“短命鬼”,从六月下旬羽化为蝉,到八月下旬产卵死掉,其寿命仅有两个多月。
古人认为,夏蝉餐风饮露,居高鸣唱,是文雅高士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孤傲高洁品格自喻。初唐名臣虞世南写有一首咏物诗《蝉》,诗云:“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人以蝉自比,立身高洁,不同凡响。“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因上疏论事遭诬身陷囹圄,作《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他以蝉比兴,以蝉寓己,表明纯洁无瑕、赤胆忠诚的报国之心。
对蝉,我偏居乡下的老母亲有别样的感悟。记得那时母亲常说:“人这一生好比蝉,从呱呱坠地就开始受苦受累,在暗无天日的地下讨生活,使出浑身的力气爬呀爬呀,想找到幸福门。花费了大半辈子时光,蝉猴找到了出路,爬了出来,变成了漂漂亮亮的蝉。它高兴啊,整天没完没了地唱歌,可过不了俩月好光景,就到了尽头……”
有一位教生物的朋友,对于蝉的生命之旅很平淡地说:“这是蝉的生存法则,雄蝉与雌蝉交配之后不久就会死亡,雌蝉待体内卵孕育成熟,用尾部尖利的产卵器刺入树枝,产卵完成后,也悄然死掉。蝉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生活在靠近树木的地下,以吸食树木根部汁液为生,它爬出地面,就是为了产卵,繁衍后代,进行一次生命的轮回。回返往复,生生不息……”
蝉这种特殊的生命形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每一种理解和感悟都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