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中秋月
□ 尚鹏敏
提起咏月诗词,很多人喜欢苏轼39岁那年中秋写下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感动于他在中秋月下的细腻情感。
提到苏轼的词,必须了解他的人生。苏轼的人生转折发生在1071年,他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惹怒了一心要变法富国的王安石。
34岁的苏轼自请外放,在杭州做了三年通判后,因为思念弟弟苏辙,苏轼申请调往弟弟任官的济南。朝廷调他到山东密州,和苏辙相隔一百多公里。然而,苏轼一到密州上任,便遇到旱灾蝗灾,他整日忙于政事。
直到1076年,苏轼来山东的第三个年头,在车马均慢的古代,兄弟二人仍未能相见。
分别已数年,相见未有期。思念是文人才华的最好催化剂。当年中秋,苏轼和友人在超然台通宵玩乐,然后,写下千古名词《水调歌头》。序中他写道:“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提起这首广为人知的词,大家更多想到的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气,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景。殊不知,在词中最不显眼的几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之中,蕴藏着苏轼和苏辙兄弟不为人知的情感细节。
时间回到1061年,24的苏轼初入仕途,要远赴凤翔任职。离别前夜风雨交加,兄弟二人同榻而眠,他们约定日后早早隐退山林,兄弟相伴。之后,苏辙将苏轼送到郑州,分别前,苏轼写下了人生最早的传世之作《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其中那句“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便提到了这个美好的约定。
然而,年近40的苏轼突然发现,父母已逝,他和弟弟也一别七年未见,月光转过朱红色阁楼,洒在低处的雕花窗户上,思念不觉涌上心头,让人无法入眠。
我在年少时一直以为这句只是简单的月夜景色描写。后来才明白,让苏轼思念弟弟的,不只是中秋佳节倍思亲,还有他眼前的朱阁、窗台,以及他休息的床榻,这让他想起和弟弟曾经同塌相谈的欢乐,想起他们迟迟无法实现的约定。思念和伤感随之涌上心头。
苏轼39岁的中秋夜有思念、有遗憾。但月光是催化剂,也是抚慰剂,月光如水般抚慰他心中的遗憾,让他的词里更多是祝愿、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