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6年05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六版:连载/掌故
2016年05月11日

何时有“溧阳”

□ 邓 超

阅读量:3219    本文字数:1547

历经沧桑而流传下来的老地名,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信息,凝结了一代代溧阳人的生命记忆。地名是写在大地上的历史,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血脉,承载着很多民众浓浓的记忆。很多城市老地名的消失,更多的原因在于缺乏历史文化审美,缺少保护老地名的文化责任感和长远眼光。曾经有一位台湾老先生对某地民政部门说过:“你们经济发展好,建设也好,但是地名不要改,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溧阳老地名”专栏旨在挖掘、整理包括村镇街巷、山川桥梁、园林古刹等地名文化,让一个个老地名把根留住,让一缕缕动人心扉的乡愁长存民众心间。希望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互动,来稿请寄tmhzhanggu@126.com。

作为一个溧阳人,要了解地方的历史文化,有三个问题必须先弄清楚:一、溧阳地名之由来;二、溧阳地名之沿革;三、溧阳地域之演变。

一、溧阳,地名何来?

清康熙《溧阳县志》云:“以在溧水之阳而名(水北曰阳)。其先曰濑渚,曰固城(今在高淳),名异而地同。”那么这里讲的溧水又在哪里呢?康熙溧阳县令徐一经考识:“高淳县治游山之北有二峰,原名溧山,水出其下,汇流入湖,复经当涂,芜湖,会入大江,即溧水也。”

有人言,溧阳为“濑阳”之古吴音,溧水即濑水,对不对呢?徐一经云:“而溧水,志谓溧阳西北四十里有濑水,吴音讹濑为溧,盖误指。旧县之水出自曹姥山者也。不知濑渚、溧阳各有取义,旧县徙自唐初,溧名溯于秦始。东坝既成,湖水不与县通,指濑为溧所由来也。至吴记以今治之山为溧山,特临文疏忽之过,不足辨矣。”

溧阳,溧水之北称阳,高淳有峰称溧山,其下有水称溧水,邑名由此而来矣。

二、溧阳地名,始于何时?

嘉庆《溧阳县志》云:“《吴越春秋》、《越绝书》(记)春秋时已有溧阳之名矣。”明朝万历进士邢一凤在《溧阳县志》中云:“溧有邑,自秦始。溧邑有志,自宋乾道始。秦之先,非无溧也。固城筑于吴,平陵城于楚,逮罢侯置守,溧阳之名著矣。”康熙《溧阳县志》王锡琯撰序曰:“县建自秦,而平陵、陵平已互著于吴楚,沿革至今。”乾隆《溧阳县志》吴学濂重辑云:“建邑之始,溯在春秋吴越争衡之际,代因代革。”

溧阳之名,春秋时应有。嘉庆《溧阳县志》在“疑辨”一辑中曾提出疑问,但又言:“《吴越春秋》、《越绝书》记子胥乞食事,已称溧阳,则非秦始置。又二书并无濑渚,陵平,平陵诸名目,吴书系汉人所撰,其不以汉县追改春秋,亦明矣!”

溧阳之名,春秋有之,后虽地名、地域有变更,但到了秦朝建县便定了下来。后又有永世、永安、永平等县名更替,到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建邑旧县,基本定局,沿革至今。

三、溧阳地域之演变,来来往往,分分合合,错综复杂。

康熙甲子年邑人陈时泰作邑志序,云:“溧之见于夏,曰:中江;见于周,曰:濑水。秦汉而下,史不一书矣。乃三千余年志乘阙略也。楚场吴疆,一彼一此;宋州元郡,城郭变迁。乾道、景定诸志,直于草木同腐。”由此可见,由于史书的缺略,地名、地域变迁难辨。

夏代,溧阳地属古扬州。商代末,溧阳地属勾吴。春秋属吴,战国初属越,后来又属楚,县志所在地不详。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设置溧阳县,归属鄣郡。

西汉时,溧阳仍属鄣郡,县治不详。东汉时县治在高淳县固城,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割溧阳之东为永平县(今古县)。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改永平为永世,三国吴宝鼎元年(公元266年)又改为永安,晋武帝泰康元年(公元280年)又改永安为永世,公元304年又置永世、平陵两县属之。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永世并入溧阳县。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又废溧阳并入溧水县。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废永世县入溧阳县,割溧水东部复置溧阳县。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县治迁至现址。

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作为一个溧阳人,我们应该为家乡悠久的历史而感到骄傲,为她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自豪!

图片来自溧阳发布(微博)

嘉庆县志中的手绘溧阳全图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