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假期文旅市场“热辣滚烫”
全市接待游客241.4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58亿元
(吴叶飞) 2024年春节长假,全市文旅行业推出丰富多彩的旅游休闲产品,有效满足了市民游客多元化、多层次文旅消费需求,文旅市场人气爆棚,文旅活动丰富多彩,游客人数大幅增长,文旅消费显著提升。据统计,节日期间,全市纳入旅游统计的景区、度假区和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共接待游客241.4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89.45%;实现旅游收入24.5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0.24%。
消费兴旺
市场热度再上新高
多元化的文旅消费已成为人们欢度春节的重要选择,并逐步演化为当代春节的“新民俗”。
景区、度假区彰显核心驱动力。节日期间,全市景区、度假区共接待游客168.11万人次,实现直接营收1.19亿元。其中,天目湖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112.0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27.67%;实现直接营收1.0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2.92%。
乡村旅游形成文旅全新增长极。民俗民情品年味,望山见水记乡愁,“乐游乡村过大年”成为广大市民游客春节期间的重要选项之一。全市20家乡村旅游重点村春节假期共接待游客55.88万人次,同比增长144.56%;实现直接营收9589.91万元,同比增长101.34%。
高端住宿产品赢得市场超人气。全市17家星级和知名品牌酒店平均入住率为65.3%,实现直接营收2827.86万元。70家星级溧阳茶舍春节假期共计接待1.12万人次,平均入住率57.33%,实现直接营收517.11万元。
文博场馆热度贯穿春节全周期。市博物馆线上预约参观人数和市图书馆(溧书房)接待读者数量持续多天处于高位,公共文化场馆成为丰富群众节日精神文化生活、传播城市形象和历史人文典故的重要载体。全市文博场馆假期共接待游客17.47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40.3%。
百花齐放
节日活动精彩纷呈
龙腾四海贺新岁,文旅活动闹新春。在天目湖山水园,非遗大戏《龙鼓华章》以一场气势磅礴的鼓上舞,开启新年的篇章;亦有非遗巡游《花火龙灯》、农耕街市、游船春晚、龙人互动等,并开启了新春夜游活动。南山竹海景区倾情打造沉浸式武侠体验,水上舞龙舞狮、江湖奇市等特色活动,为游客圆一场江湖武侠梦。御水温泉景区用茶艺、制香、禅食等中式场景,传达传统文化的细腻与深邃。曹山旅游度假区以“欣欣向龙 放肆嗨趣玩”“万市兴龙 新春拾趣集”“龙游曹山 新春游园会”“龙年华彩 绚丽灯光秀”四大主题开展“祥龙贺新春,曹山过大年”活动。南渡镇春晖公园内,打铁花、光影秀、花灯巡游、中式舞剧、梨园戏曲、民俗市集,共同营造一场热闹非凡的“新春妙会”。喜庆灯谜、奇妙汉字、投壶挑战,儿童艺术……市博物馆的新春游园会,市美术馆的迎新春美术作品展,给春节假期增添了浓浓的“文化年味”。
与此同时,各文旅企业也发挥自身特色优势,策划推出了一系列主题特色内容。在涵田度假村加入熊猫军团,在天目湖草莓园遇见“莓好邮局”,在杨家村蓝城悠然南山欣赏经典锡剧,在深山沟家庭农场参加“春节民俗活动乐翻天”……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寄托了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烘托出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
多措并举
全面优化服务品质
春节期间,天目湖山水园、南山竹海两大核心景区面向全国游客免门票。与此同时,“有时溧阳”智慧平台围绕“新春去溧阳这么玩”主题,针对春节长假市场定向发放“新春立减消费券”。车水马龙承载了人声鼎沸,两大景区整体游客数量较去年净增10.28万人次,并有效拉动了全域客流的增长。
节日期间,市文旅局积极联动公安、交通运输、市监等相关部门,根据重点区域交通人流状况实施分级预警,强化管制措施和路面引导;实施景区公交短驳,在天目湖滨湖区域和南山片区设置免费接驳车站点;针对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上关于景区预约、排队拥挤、服务态度等问题投诉,迅速应对处置。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对全市的A级以上景区和乡村旅游重点村进行巡查。同时,市文旅局督促景区景点、文娱场所等相关主体,落实各类安全措施、广泛宣传文明旅游,将标准化服务落实到岗位、渗透到细节、体现在常态,营造更加安心、贴心、舒心的高品质旅游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