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带孩子体验插秧
□ 吴阳舒
“五一”小长假,我和家人原计划自驾远途旅行。可行驶在路上,导航显示前方道路多处拥堵,于是我果断调转车头,决定带儿子回老家体验插秧,在田野中找寻不一样的乐趣。
儿子一听说要回乡下玩,十分兴奋。想必在他心中,插秧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去年我给他报名参加过农田体验活动,在草丛寻找鸭蛋、腌制咸鸭蛋,还下水田捉鱼、捉泥鳅,并享受了一顿土灶饭,玩得乐不思蜀。但他并不知道,这次我想让他体验真正的插秧呢!
我们抵达老家时,大伯一家正在忙碌地插秧。一排排嫩绿的秧苗,迎风挺立在水田里,泛着绿色的新希望之光。我跟大伯说明来意后,儿子迫不及待地挽起裤脚和衣袖,兴冲冲地下了田。他在水田里东摸摸西捞捞,大概是没有见到鱼虾的影子,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连忙洗了洗手,准备走上田埂。
我提醒他:“今天是来插秧的哦,不是捉鱼捉泥鳅!”他撇了撇嘴,似乎有些不甘,但还是乖乖地回到插秧队伍中。水田里的泥土湿滑而柔软,儿子的脚深深陷进去,拔出来时有些费力。考虑到他不会插秧,我安排他最简单的活——递送秧苗,看见谁手里的秧苗快栽完了,就从田埂上拿秧苗送过去。就这样,他在水田里来来回回地走着,而我们大人则弯着腰,埋着头,手法熟练地将秧苗一棵棵立在水田里。
过了一会儿,儿子走到我身旁,问插秧什么时候结束。我说要把秧苗全部插完才回去。他无奈地叹了口气。我担心他中途放弃,鼓励他跟着插秧,只要他把五捆秧苗插完就可以休息了。他一听这话,顿时来了劲,提起一捆秧苗就插起秧来。
然而,秧苗像个调皮的小精灵,在儿子手中完全不听使唤。他插的秧苗,不是歪歪扭扭的就是浮到了水面上。看他手足无措的样子,我走过去安慰道:“别灰心,插秧是需要技巧和耐心的。你看,手指抓住秧苗根部,然后用力插入泥土中,再用手轻轻压实,这样秧苗就稳稳地立住了。”儿子听了我的话,小手紧紧握着秧苗,小心翼翼地将秧苗插入泥土里。渐渐地,他的动作变得越来越熟练,秧苗也插得越来越整齐。
阳光洒在水田上,波光粼粼的。儿子站在水田里,满身的泥巴,但他的眼里闪烁起了光芒,像个胜利的小战士。他时不时地回头看我,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快乐的笑容。我告诉儿子:水稻从播种、插秧到收割,需要4个月的时间,期间需下田施肥、除草、除虫,收割后还需晒谷、脱粒,才能得到大米,每亩地大约产出900斤粮食。儿子听了后不禁感慨道:“原来吃一顿饭这么不容易啊,真的是粒粒皆辛苦!”
夕阳西下,我们结束了这次插秧之旅。我们站在田边,望着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满足和自豪。
这个劳动节,我们与泥土打交道,在土地上留下了绿色印记,在劳作中感受到了劳动的不易,也收获了成长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