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且听蝉鸣
□ 管淑平
七月的阳光如碎金般一泻千里,将整个世界镀上了一层明媚的金黄,气温已有三十多度,就在这炽热难耐之际,一阵清脆而悠长的“知了……知了……”声,穿透了燥热的空气,自院外那棵历经沧桑的老梧桐树上传来,声声复声声。这突如其来的蝉鸣,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夏天。
记忆中,儿时的夏日总是与蝉鸣紧密相连。那时的我们,对午后的困倦毫无感觉,满心都是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农村老屋后方的那片小树林,成了我们探险的乐园。烈日炎炎下,蝉鸣声此起彼伏,如同夏日交响曲,我们拿着自制的网兜,小心翼翼地爬上树干,只为捕捉那一只只振翅高歌的小家伙。
那些蝉,懒懒地趴在树上,一动不动。我们趁其不备,迅速下网,等它们反应过来,早已落入了我们裹满蜘蛛网的网兜上。蝉越扑腾,似乎就越被缠得黏糊,于是它们声嘶力竭地叫着。可那时的我们,无知又无畏,对比我们微小数十倍的小动物也不懂得爱护,只是单纯地玩耍着这手中的小生命。待玩心散去,我们就将手里折腾过的蝉放回树林。
一晃,二十余年过去了,我从那个无忧无虑的孩子成长为肩负责任的青年。城市的喧嚣逐渐掩盖了自然的声音,蝉鸣也变得稀疏而珍贵。然而,在我心中,却渴望能听到盛大的蝉鸣。因为,在我看来,蝉鸣不仅仅是夏日的标志,更是生命不屈不挠、奋力向上的象征。
于是,每当伏天到来,等到蝉们开始歌唱的时候,我总会寻一处静谧之地,闭目聆听那来自树梢的“知了……知了……”声,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回婉转,交织成一首生命的赞歌。
蝉的一生,是短暂而辉煌的。它们蛰伏于黑暗之中,历经数载的寂寞与等待,只为那短暂夏日的放声高歌。这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啼鸣,更是为生命而歌唱,在泥土蛰伏多年,终于有朝一日钻出泥土,爬到了高高的树上,然后用尽一生一世的力气,尽情歌唱。正如曹植在《蝉赋》中所言:“实澹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它们站在枝头,不为风动,不为雨摇,只凭一己之力,只是歌唱。
有的人觉得盛夏就已经够燥热的了,耳边又萦绕着种种此起彼伏的蝉鸣声,实在难以有平和的心态,他们觉得蝉鸣聒噪,于是心头也变得浮躁。但细听蝉鸣,能够从中听出诸多乐趣,而且无形中也会培养我们的定力。
“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在这声声蝉鸣中,我仿佛看到了生命的坚韧与不屈,感受到了那份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追求。蝉的每一次鸣叫,都是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每一次振翅高飞,都是对梦想的执着与坚守。它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生命的真谛与意义,给予了我们无尽的启示与力量。
此刻,我再次置身于这盛夏的蝉鸣之中,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敬畏。感谢蝉儿们用它们那独特的歌声,为我们带来了夏日的生机;敬畏它们那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生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