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空经济全产业链详尽分析研究
一、低空经济产业构成分为四大板块
低空经济作为综合体主要包括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低空航空器制造(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低空飞行保障为主的四大板块。低空基建是发展低空经济的基石。包含监管设施等, 其中ADS-B系统随着雷达的发展成为新的航空管理设备,低空航空器的创新则主要在无人机和eVTOL。
低空经济的产业链长,辐射范围广,具体包括:上游:主要为构建中游各类低空产品的原材料(包括金属原材料、特种橡胶与高分子材料等)与核心零部件(包括电池、电机、飞控、机体等);中游:主要为低空产品的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与综合服务等;下游:主要为运营和各种应用场景(包括旅游业、物流业、文旅业与巡检业等)。
二、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达33.8%,预计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低空经济总体可以分解为三大核心市场:共享出行、货运、短途航空。
三、中长期看,低空经济的发展趋势有四个方面
装备方面:以无人机及eVTOL为引领的新航空将成为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主要形态,是全新的增量市场;
体系方面:以绿色电动为方向的产业配套体系,低空智联为代表的运营支持体系,垂直体量为特征的基础设施体系,安全可控为目标的监管服务体系,跨界融合为趋势的产业组织体系;
政策审批:积极创新和低空经济互相支撑;
区域融合:持续深化和低空经济相辅相成。
2024年开启示范导入期,2025年实现eVTOL试点运行。4月7日,亿航拿到全球首张evtol生产许可证,意味着我国evtol产业进入量产阶段。
evtol制造商,尤其是研发测试和取证较快,现金流相对充足,企业经营相对稳健的企业;产业链关键环节潜在供应商,具备适航能力的企业;基础设施及运营商,受益潜在降本或新型服务受益。
四、无人机:打开工业级发展空间
无人机发展迅速,供应商链条成熟。作为集成商的链长对产业链引导作用明显。
1:原材料和元器件/零部件领域:为追求轻量化机身开始大量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整体上配套同质化供应商较多,主机厂选择丰富。
2:分系统端:电动-动力装置领域技术难度较小且产业成熟度高,大量民营企业在该领域扎根;油动-动力装置领域则主要以生产活塞发动机和生产各类涡轮型发动机为主;航电系统领域,由于无人机在该领域的技术相对开源,所涉技术提供方和制造商众多,同时多数主机厂有能力自给自足,但先进飞控系统仍然是核心壁垒。
3:荷载方面:多数配套企业是基于原有业务能力向无人机新兴产业的延伸拓展,同时部分主机厂也有能力生产如云台,摄像机等载荷系统。
4:整机领域:多旋翼无人机处于民用无人机市场的主导地位,而其他整机制造企业相对较多,按照无人机重量级来看,机体越小,整机市场越分散。此外,在各细分应用领域中,依然存在部分龙头整机制造企业,如航空测绘领域的公司,警用禁毒领域的公司。
五、飞行汽车:引领低空经济关键力量
飞行汽车,作为将人流和物流从传统的二维地面交通带向三维空间核心抓手,将成为引领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中国特定国情下,飞行汽车的发展可能首先在非城市核心地区取得突破。
通用航空领域因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成熟的技术基础,已展现出较强的可落地性。同时,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为飞行汽车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原有的汽车配套产业链为飞行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零部件制造到整车组装,从销售渠道到售后服务,原有的汽车产业链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生态体系,这将为飞行汽车的快速落地提供有力保障。
当前,汽车配套产业链企业已经跃跃欲试,国内部分企业依靠自研和并购等方式争取赛道中的领先地位,其中不乏传统汽车主机厂向外延伸。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近水楼台,同时在车体部分也具备一定复用性。
根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目前投资者交流互动平台问答或公告等形式披露获得飞行汽车相关定点或正处于接触阶段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已有20余家。
六、低空经济催生相关产业
1.低空基建及运营:“新基建”先行
低空基础建设包括通用机场、无人机起降场地等的地面保障基础设施, 也包含了网络设施、数据设施、监管设施等的新兴基础设施建设。低空空域管控系统、飞行信息系统、通信导航系统等“新基建”有望先行。
通感一体有望解决低空飞行中的监视、管控不足的问题, 是相对来说较为有效可行的方案, 并成为航空领域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技术(ADS-B)和雷达的有效补充。
2.低空产业链上游:联系紧密且直接受益
低空经济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与核心零部件供应领域, 是与新质生产力、高端制造紧密联系且直接受益于行业发展的核心环节。
七、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低空经济+”模式下,催生各类应用场景:应急救援、航空消费、通航运输、传统作业等。
载货应用场景。针对固定航线、固定时刻的快递场景,顺丰集团旗下丰翼科技已在深圳常态化运营部分路线,重点聚焦快递件及包括疫苗、血清等医疗物资。针对固定航线、不固定时刻的外卖配送场景,美团也以核心商圈为中心,开通由商场至周边社区的航线,配送餐饮、药品、电子消费品等物资。货运类无人机尽管在电池、降噪、主动避让等方面仍需提升,但技术上已较成熟,可支持大规模商业应用,未来需核心关注如何提升经济性。
载人客运交通。作为直升机运营方的各通航企业不断拓展航线及飞行架次,如东部通航建设与管理运行机场达30个以上,不断延伸业务至跨境、商务、城际、游览、应急等众多场景。但由于安全考量对载人飞行器技术标准要求更严格,更多企业仍需提速技术研发以尽早获取适航审批。
城市管理应用。大疆也作为行业级无人机运营方不断探索与供电局、公安局等部门合作,将无人机批量应用于电力巡检工作,涉及工作包括日常巡检、红外测温、故障定位和清除外飘物等。
八、低空经济产业园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低空经济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新兴领域。作为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低空经济产业园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1.低空经济产业园的定义
低空经济产业园是以低空经济为主导产业,集研发、制造、运营、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它充分利用无人机、轻型飞行器等低空飞行器的独特优势,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低空经济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低空经济产业园不仅是一个产业集聚的平台,更是一个创新发展的高地,为低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具体来说,低空经济产业园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低空飞行器研发与制造:包括无人机、轻型固定翼飞机、直升机等各类低空飞行器的研发、设计、制造与测试等环节。
低空飞行服务:提供低空飞行器的运营、维护、租赁等服务,满足各类低空飞行的需求。
低空应用领域拓展:推动低空经济在航空摄影、农业植保、环境监测、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低空技术创新与研发:依托高校、科研机构等资源,开展低空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创新,推动低空经济的科技进步。
2.发展建议
低空经济类产业园的建设,远比电商、数字经济等主题的产业园建设难度更高,需要考虑区位环境内的机场、空域、航空类院校、经济形态等多方面资源,甚至还要考虑一些对发展低空经济相对不利的因素,比如某地空军训练频繁,那可能就不宜在附近发展低空产业园。
就如数字经济的发展有“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种区别一样,低空经济的发展同样存在“低空产业化”和“低空经济+”的区别,如果城市在航空产业资源方面并无优势,建议不要抱有通过产业园快速聚集低空产业的期待,而是更多想想,怎样在现有的经济形态上充分发挥低空经济的优势,实现对现有产业的降本增效,比如农业大市多考虑利用植保无人机实现智慧农业的发展;交通不发达地区怎样用好物流无人机和载人无人机;旅游景区充分做好低空载客观光路线的开发等等。
在应用场景之外,地方还可在产业链配套环节重点发展,如碳纤维等材料制造,无人机、 eVTOL所需的新能源电池和传感器制造等方面;赛事、教育、会展这样的横向场景也是可以大做文章的,比如福州举办的“好年华 聚福州”榕创汇系列赛,通过比赛吸引人才,后来又成立了福州无人机(系统)孵化器;以及深圳在低空经济、无人机领域定期举办的各类会展活动,经过持续的经营,都获得了良好的效益。
(内容来源:滙兆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