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四式联动”推进城市公厕管理品质跃升
(刘喆/文摄) 近日,市城管局启动城市公厕管理提升专项行动,覆盖城区所有环卫公厕及公园绿地等人流密集场所的社会公厕,给市民营造洁净、舒心、品质的如厕环境。
据了解,2021年至2024年,溧阳累计新建改建城市公厕140余座,每平方公里范围内公厕密度为4.5座,二类以上公厕占比75%,第三卫生间配备率40%以上,进一步提升了我市公厕建设标准。目前共有5座公厕获评“全国最美公厕”,《溧阳公厕保洁规范化作业流程》获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金奖。溧阳公厕多次被国内各大媒体报道,成为城市文明的一张亮丽名片。
“彩虹式”保洁 擦亮城市窗口
市城管局创新推行“彩虹式”保洁法,逐步推进公厕保洁工具分类使用措施,毛巾、拖把、喷壶等保洁工具专色专用,分类存放,严禁“混搭”,对不同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杀。
结合《江苏省城市环境卫生作业服务质量标准(DGJ32-2004)》,我市明确了城市公厕保洁维护标准,达到“四净两无两通一明”(地面净、墙壁净、厕位净、周边净;无溢流、无臭味;水通、电通;灯明)。
“家庭式”服务 彰显人性关怀
市城管局在公厕增设第三卫生间、母婴室,完善无障碍设施,增设温水洗手服务和急救按钮,同时从手机置物架、扶手等细微处着眼,方便群众的不时之需。试点“城市驿站”功能集成,配置椅子、饮水机等硬件设施,提供无线网络、充电宝、雨天借伞等便民服务。
此外,“溧阳城管”微信公众号上线“公厕查询”功能,方便市民查找就近公厕。
“小微式”快修 护航民生需求
市城管局聚焦群众需求,加快落实“小微修补惠民生”工作,建立“报告-维修-反馈”闭环式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公厕设施完整、功能完好。
具体是以微更新、微改造、微利用、微修补、微治理五大举措,赋能城市公厕建设管理,用小投入撬动大成效,精准解决难题,提升服务水平,让公厕这一民生工程实实在在惠及百姓。
“包干式”监管 构建长效机制
市城管局完善“智慧公厕”管理平台,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厕位使用、空气质量等多项指标。积极推行城管系统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职工参与城市公厕义务巡查志愿活动,根据城市公厕清单,按照就近管理原则建立“一厕一人”工作机制,3月底前已完成志愿人员招募、培训和首轮巡查。同时优化公厕维护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开展常态巡查、挂钩管理、同步整改。
下一步,市城管局将继续加大公厕管理和服务创新力度,探索更多人性化、智慧化、环保化的管理模式和服务举措,不断提升市民如厕体验。同时,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协作,广泛听取市民意见和建议,持续改进和优化公厕管理工作,确保城市公厕保持高水平、高标准的服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