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4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五版:民生
2025年04月01日

宝塔湾遗址公园:

城河相拥处 烟火焕新生

阅读量:68 本文字数:1260

 

 

(吴叶飞/文摄) 城市的历史脉络中,总有些沧桑斑驳的街巷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在溧城街道,宝塔湾遗址公园正以独特魅力成为市民身心栖居的港湾。青砖黛瓦间萦绕着袅袅的烟火气,石板路上深深浅浅的岁月痕迹,都在这个古今交融的公共空间里焕发出温润的人文光泽。这座承载历史文脉的遗址公园,既续写着千年古邑的温情故事,更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化作见证城市发展的时代坐标。

作为明代文昌阁故址,宝塔湾的每一块城砖都浸染着历史烟云。现存约50米明城墙基址以青石叠砌八层,存高6米,是溧阳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遗存。1941年日军焚毁文昌阁后,这段历经多次重建的城墙基座奇迹般留存,与毗邻的民国赈灾纪念塔共同构成“城市年轮”的立体剖面。园内另一处文化瑰宝鲁仙宫,是奉祀土木工匠祖师鲁班的地方。三间青瓦平房的门首竖额,仍在诉说着“百工之祖”的智慧传承,更凸显了溧阳“建筑之乡”的风采。

2021年启动的遗址公园建设工程,以“微更新”理念唤醒沉睡的历史空间。同年9月,宝塔湾遗址公园被确定为江苏美丽宜居城市专项类试点项目。2022年1月,公园西广场向市民开放。目前,公园已全部竣工。

当时,设计团队本着“留住城市记忆,再塑古城风韵”的目标,以“尊重历史、应保尽保、修旧如旧、原真展示”为原则,尽可能恢复原有格局、体现原有风貌,恢复建筑的古制形态。古城墙被妥善维修保护,临水亭台重现“登塔览城”古韵;20世纪70年代的灯光球场被创新保留石块围墙、水泥电线杆等“老味道”,勾起了几代溧阳人的美好回忆;西广场则融合了多元功能,是集文艺展示、公益服务、健身休闲于一体的绝佳场所。

值得一提的是,老店新开的百年老字号汪德隆酱油非遗体验项目成为公园一大亮点。孩子们在传统酱缸前学习用长柄勺打酱油,家长们则选购虾籽酱油、甜面酱油等升级产品,烟火气在阵阵酱香中升腾起来。“我们通过校企合作开设传技课堂,让孩子们了解家乡传统技艺。” 汪德隆总经理汪玉兰说,这种体验式消费既传播了文化,又带动了产品销售。

如今,这座占地30亩的公园已成为“推窗见绿”的典范。晨练太极的银发族、追逐嬉戏的孩童、亭子里闲聊家常的妇人,在时空叠合的景观中构成生动图景;公园西广场的宽阔空间、东区复建的文昌阁飞檐剪影、环绕护城河的观景栈道,共同编织出“15分钟品质生活圈”。

“从前这里只有荒废的老城墙和杂草丛生的荒地,现在这里修建好了,我们又多了一个散步、健身、休闲的好去处。”家住体育巷的张阿姨细数着变化。在宝塔湾遗址公园,春天可以赏花,夏天有夜市,冬天有年货大街,每逢节假日还有丰富的节庆活动。到了夏天,灯光球场还会举行周末百姓篮球赛,把溧阳的历史文脉融入现代生活,同时也加快推进溧阳体育强市建设,丰富群众生活,深度打造品质城市内核。

宝塔湾遗址公园,正以时光的厚度丈量城市的温度。当晨雾中的太极拳与暮色里的篮球赛事在古城墙下交织,当传统民俗与现代文旅在护城河波光中对话,宝塔湾已不再是凝固的历史标本,而是跳动着时代脉搏的文化生命体。正如护城河畔新栽的香樟与古槐并肩生长,宝塔湾的故事仍在续写——让历史照亮现实,让文化滋养民生,这正是一座城市最动人的人间烟火。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