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4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七版:文化
2025年04月01日

香港的味道

阅读量:76 本文字数:1800

□ 胡海波

 

香港之美,尤在惠风和畅、化日舒长之时。那些依山傍海、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人潮汹涌、步履匆匆的世间繁华,以及随处可见的棕榈树、椰子树、榕树,似乎与内地南方的沿海城市并无二致,但右舵行驶的车辆、繁体字叠加英文的交通标识、不同肤色的人群,让人真切领略到香港作为融合东西方文化的国际化大都市,不一样的异域风情与生机魅力。

香港地域狭窄,人口密集,寸土寸金。密密麻麻的高楼见缝插针地矗立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普通市民往往蜗居于斗室之中,拥有一套百平方米的房子已算得上是豪宅。因此,酒店价格不菲,即便是花费一千港币住一晚,条件也往往一般,房间更是狭小。幸好我们这次住在女儿租的公寓,虽为“鸽子笼”,但免了房费。

香港交通发达,港铁线路如蛛网分布,每天将数百万人快速运送至各个站点,被誉为“世界地铁运营教科书”。路面逼仄,却如毛细血管般深入城市肌理,的士、巴士、电车来往穿梭,便捷高效。当然也有私家车驶过,不过香港车牌、停车费昂贵,因而能开得起车的多是精英人士。

素有“美食天堂”之称的香港,汇聚了世界各地美味佳肴。然而,这些美食价位高企,一般人只能浅尝辄止。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港人选择在节假日前往价廉物美的深圳休闲消费。对于内地游客而言,港式茶餐厅是超高性价比的选择,比如招牌菠萝包、芝士牛肉蛋猪仔包、经典花生西多士、冻奶茶,闻上去香气馥郁,吃下去口齿生津,回味起来则是满满的中西合璧、港岛风情。当然,不可不去香港街边价格实惠的早茶铺,在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的环境里,细嚼慢咽虾饺皇、干蒸烧卖、叉烧包等经典点心,似乎也在沉浸式品味港人日常生活的烟火气。

尽管节日期间,香港市民大多爱去大陆或海外旅行,但香港依旧游人如织。网红餐厅,排起了长龙,只为那一口正宗港味;太平山下,人群如潮水般涌向缆车入口,渴望尽快抵达山顶,俯瞰港岛及维多利亚港全景;各大商场,电梯上始终站满了各地游客,他们的脸上写着焦急、期待和兴奋,恨不得马上购得心仪的物品。在这些扫货的人群中,内地人占主流,有效拉动了香港的消费经济,故而香港广泛支持内地网络支付,营业员都会讲普通话且友善好客,这也有力促进了港澳与内地居民的“双向奔赴”。

多次来到香港的我,自然希望通过深度游发现不同视角下的香港之美。记得那次去麦理浩径徒步,碧空如洗,暖风骀荡,正适合舒展筋骨、野外跋涉。此条徒步路线将海滩、山崖、丛林、溪涧、水库完美串联了起来。在山上,浓荫蔽日,鸟鸣山涧,四周安静得能听得见自己的脚步声和心跳声;在海边,深蓝色的波涛层层叠叠拍向堤岸,退去的海潮将沙滩洗得愈发洁白、平整、光滑,让人忍不住想光着脚丫踩下一串串脚印。我们一路上山下海,偶遇不少国际友人,彼此问候,相互鼓励,顿时内心便溢满了浓浓的港式山海情。

乘坐地铁就能直达香港大学,学校建在山上,各种西式古典风格及现代风格建筑点缀其中。这里吸引了大量带孩子来的游客,他们纷纷驻足于教学楼、礼堂、纪念墙前拍照留念。有的还在纪念品店外四处张望,虽然节日期间商店关门不营业,但早已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立志考取名校的“种子”。

在中环热闹的街市区域,有一片僻静的建筑群名为“大馆”。它曾是香港结合执法、司法及惩教的重地,如今成了古迹和艺术馆。前区轻松悠闲,监狱区沉郁伤感,艺术展区美轮美奂,徜徉其间,独特的历史厚重感和沧桑感扑面而来,仿佛回到了从前,不愧为香港有代表性的历史与艺术的绝妙融合地。

如巨型古代器皿方鼎昂然矗立于维多利亚港畔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使香港同胞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北京故宫艺术藏品。馆外,人们或散步拍照打卡,或眺望香港岛天际线,或在草地上露营野餐,或在酒吧咖啡馆里闲聊。滨海长廊上,人们尽享闲暇时光。然而,这些繁华的景点原来竟是汪洋一片。香港人无畏艰难,无中生有,向大海要地,通过填海造地等方式,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和新机遇。

因为香港的“小”,回到内地便感觉房子、餐厅、道路皆显得格外敞亮,特别是我终于可以尽情伸展四肢睡觉,而不用担心睡香港的小床,半夜会从床上掉下来。但我却越来越喜欢香港了,又因为它的“大”。香港山地丘陵占七成以上,拥有曲折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徒步路线吸引着我去不断探索。而且,香港国际机场、港珠澳大桥、西九龙高铁站将香港与内地乃至全球紧密相连。在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香港的发展空间必将大大拓展,它日新月异的变化不可估量,值得我时常再到狮子山下、香江之畔感受与见证。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