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民生
2025年07月10日

红色业委会激活锦绣花园小区治理动能

阅读量:106 本文字数:1375

(韩一宁 实习生/葛朝翔) 在溧城街道,建成近二十年的锦绣花园小区曾深陷“成长的烦恼”。因开发商转包物业、管理长期缺位,小区内道路坑洼积水、破损的门禁如同虚设,物业费收缴率不足六成,恶性循环下“脏乱差”成为居民心头之痛。然而短短两年间,这里却完成了令人惊叹的蜕变——平整宽阔的道路、错落有致的绿化、高达95%的物业费收缴率,而激活这场基层治理“一池春水”的,正是以党建引领的红色业委会。

 

破局之路:

自治管理重塑小区秩序

 

2019年,锦绣花园有20余名热心业主挺身而出,发起成立业委会筹备组。次年2月,首届业委会正式挂牌,带着“用自治打破僵局”的坚定信念开启变革之旅。新班子以“问题清单”为突破口,将10余项民生痛点逐一梳理,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打响了治理攻坚战。

面对物业费收缴难题,业委会推行“透明化管理”,每季度公示收支明细,把公共收益精准投入道路修缮、绿化补种等工程,让居民切实看到每一分钱的价值;针对硬件老化问题,精打细算,多方比价,用较少的钱,两年内完成东大门改造、雨水沟维修等重点项目。2022年,业委会更是大胆突破,辞退原物业,成立自治物业管理中心,以精细化运营实现服务品质与居民满意度的双重跃升。

“现在楼道灯泡坏了,两小时内就有人来修。”业主王女士的话语中满是认可。数据显示,小区业主满意度达95%,物业费收缴率从街道“垫底”跃居前列,彻底扭转了昔日困局。

 

红色赋能:

党建引领凝聚治理合力

 

锦绣花园的华丽转身,离不开“红色基因”的深度融入。从筹备阶段起,社区党总支便全程参与,推荐党员骨干进入业委会,构建起“党支部+业委会+物业”的联动体系。党员们化身政策宣传员与矛盾调解员,活跃在小区治理一线。由社区牵头,协调各部门,在社区工作人员和业委会成员齐心协力下,解决了锦绣菜场污水直排的顽疾;小区老党员们更是群策群力,凭借专业知识,积极参与电动自行车充电棚的设计方案。

在社区指导下,业委会创新建立“三线沟通”机制:线上依托业主群实时收集诉求,线下设立每周日“主任接待日”,针对重点问题召开业委会、物业、社区、职能部门“四方联席会”,确保居民呼声“事事有交代,件件有回应”。另外,“三事分流”的模式,也让历史遗留问题迎刃而解,昔日居民追着部门跑的场景,如今变成部门主动协同推进工作。

 

长效发展:

创新实践绘就治理新篇

 

如今的锦绣花园,在小区治理的路上不断探索前进。社区与业委会联合推出的“红色议事厅”,以党建为引领,搭建社区、业委会、居民三方联动平台,通过“需求共商、资源共享、难题共解”的议事模式,建立“收集议题—分类派单—协同办理—跟踪反馈”闭环流程。每月定期开展主题议事会,将居民“急难愁盼”转化为具体整改清单,推动老旧设施改造、绿化提升等民生项目落地见效。

“自治不是终点,构建可持续的治理生态才是目标。”锦绣花园所在的燕山南苑社区党总支书记程亚秋说,社区正加速推动业委会与网格党支部深度融合,计划年内培养10名“党员楼道协理员”,将服务延伸至楼栋末梢;同时组织业委会成员参加专业培训、赴先进社区考察学习,提升治理专业化水平。

站在焕然一新的锦绣亭中,看着居民们有序停放车辆、享受惬意生活,程亚秋感慨:“红色业委会就是一座连心桥,一头系着党心民心,一头通向美好生活。”这场历时两年的基层治理实践有力证明了,当“红色动能”注入老旧小区,岁月留下的不仅是时光的痕迹,更能绽放出充满活力的新生机。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
// 切换登录方式star // 切换登录方式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