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六版:休闲
2025年07月10日

不过度关注一个病人

阅读量:112 本文字数:1131

□ 王茹

 

李姐匆匆下楼迎接远道而来的两位老同学时,脸上还盈满笑意。老同学是特意从另一个城市赶来的,他们无意中得知李姐刚动过手术,便驾车来探望她。可刚见到从楼梯口露面的李姐,两人就一脸担忧地说:“瘦了,你确实瘦了好多。”

李姐笑着招呼:“辛苦你们大老远跑一趟,都怪我家大张多嘴,本来让他谁也别说的。”站在一旁的大张一脸无辜:“我也是不小心说漏了嘴。”

接下来的话题,便始终围绕着李姐的身体。两个同学反复强调她比以前瘦了一圈,一会儿劝她多走动锻炼,一会儿说她脸色太黄,让她多吃好东西补充营养。最后,又把她的生病经历追问了一遍,原本笑意盈盈的李姐,在同学的关心中,笑容渐渐敛去。那些追问像一把钥匙,重新打开了她此前焦虑的记忆闸门。她缓缓叙述着,喉头不知何时开始哽咽,想别过脸调整情绪,却没能成功——眼圈越来越红,终于,眼泪啪嗒一声落了下来。

这场聚会,就在李姐的伤心与同学的安慰中匆匆结束。同学走后,她很久都没能平复心情。而原本,这一天她是打算高高兴兴去看一场期待已久的电影,再逛逛街的。

李姐最近生了一场病,不算特别严重,却也不算轻。刚做完手术的她身体还很虚弱,从最初查出病情时的惊讶、不敢相信,到后来的焦虑、四处求医、夜不能寐,再到慢慢做心理建设、接受手术、正视病情,她走过的不仅是时间的跨度,更是一段考验她的心路历程。

手术后躺在病床上时,她就跟家人说过,不要把生病的事告诉别人。她本就是个不喜欢麻烦别人的人:一来怕亲戚朋友大热天还要破费又辛苦地跑来看她;二来更怕人尽皆知后,自己的未来会被贴上“病人”的标签,影响以后的心情和生活。

除了至亲,她没对任何人提过生病的事。术后一个月,她恢复得还算不错,心情也渐渐好转。可同学这一次“关心”,又让她重新陷入了负面情绪,一时难以自拔。这不能怪同学的探望——那是真切的关心;也不能说李姐脆弱——她毕竟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手术和不小的病痛。

网上曾有过“生病该不该告诉别人”的讨论,“不告诉”的观点获赞最高。有个高赞评论说,自己坚决不告诉别人,因为原本已经放下的病情,被一拨又一拨人反复追问,如同伤口被不断撕开。甚至一年后,还有人因为看他朋友圈好久没更新,特意打电话问他“现在怎么样了”,他没好气地回了句:“还没挂,好得很呢。”

确实,人生病时本就敏感、心情低落,亲朋好友的探望本意是安慰,可反复的追问和过度的关注,对病人而言,就是无意中在提醒他把该放下的事又重新提起。他们更需要的是被当作“正常人”对待——聊聊轻松的话题,说说生活里的趣事,让他们暂时忘记病痛的存在。毕竟,真正的关心从来不是反复强调“你病了”,而是让他们感受到“你和从前一样,我们都盼着你好起来”。过度的关注与打扰,反而会变成一种负担,让他们好不容易筑起的心理防线再次崩塌。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
// 切换登录方式star // 切换登录方式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