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8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综合
2025年08月13日

水西英烈:罗忠毅(1910—1941)

阅读量:135 本文字数:1311

 

罗忠毅,1910年出生于湖北襄阳县城。

1925年大革命的浪潮波及襄樊,罗忠毅受到革命思想的启发,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后冯玉祥的部队在襄阳一带招收学生兵,罗忠毅应召参军。

1930年10月,军阀混战,冯玉祥战败,所部被蒋介石收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1931年12月,第二十六路军在赵博生、季振国、董振堂等领导下,在宁都举行了武装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罗忠毅是参加起义的积极分子,后被选送到红军学校学习,于193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第四、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中,屡立战功,先后被提拔为连长、营长等职。1933年他调任福建军区司令部参谋,后任作战科长,转战于闽西地区。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罗忠毅奉命原地坚持斗争,任中央军区第三作战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35年4月,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成立后,调整了军事部署,成立闽西南第一作战分区,罗忠毅任司令员。

1938年7月初,罗忠毅率队挺进江南敌后,与先期到达苏南的支队副司令员粟裕会合,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期间,他积极发挥军事才能,小丹阳、禄口、水阳、横山、官陡门、洪兰埠、云台山、浬头桥等一系列战斗的胜利,为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

1939年11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溧阳水西村公开宣布成立,陈毅、粟裕分任正、副指挥,罗忠毅任参谋长。1940年初,句北军政委员会成立,罗忠毅任书记。

1940年春,在国民党顽固派加紧全面围攻大江南北新四军的形势下,新四军兵力分散,处处吃紧。为避免兵力受损,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决定率主力渡江北上,开辟苏中抗日根据地。罗忠毅奉命留在江南,坚持茅山地区斗争,对外仍以江南指挥部名义活动。7月中旬,苏南军政委员会成立。是月,罗忠毅在丹北地区与柳肇珍结婚。

1941年2月22日,西施塘战斗发生,罗忠毅的新婚爱人柳肇珍不幸牺牲。罗忠毅强忍悲痛,顾不得向她告别,就毅然率领机关行动,指挥部队取得了芳桥、屺亭桥等一系列战斗的胜利。

4月,苏南新四军改编为第六师,罗忠毅任参谋长。新二支队编为第十六旅,罗忠毅兼旅长。5月中旬,第十六旅旅部率第四十六团及旅部特务营西返溧阳、金坛交界的黄金山地区。国民党第四十师一部即于21日、22日和24日,连续向驻在黄金山地区的新四军发起进攻。谭震林、罗忠毅指挥所部奋起反击,取得三战三捷的胜利,从而扭转皖南事变后茅山地区的危急局面。尔后,第十六旅为配合第十八旅在苏南东路地区反“清乡”,以溧阳地区为基地,在茅山和金坛、丹阳、武进、宜兴、溧水等地积极发动攻势,先后攻克延陵、九里等28个日伪军据点,收复了皖南事变后被日伪军侵占的全部地区,并向根据地边区发展。由此,日伪军对苏南新四军恨之入骨,集中了3000余机动兵力,企图消灭苏南的新四军领导机关及主力部队。11月28日凌晨,也就是这支队部队,从三个方向合击第十六旅旅部和苏南党政机关驻地溧阳塘马村。战斗打响后,罗忠毅和政委廖海涛当机立断,命令身边仅有的第四十八团第二营两个连和旅部特务连坚决阻击敌人,掩护旅部及党政机关1000余人向东朝长荡湖方向突围。他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指挥转移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战斗至上午10时许,当罗忠毅拿着机枪向冲上来的敌人扫射时,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头部,以身殉国,年仅31岁。

1981年,溧阳在城西郊建立“溧阳县西山烈士陵园”,并将罗、廖遗骨移至陵园内安葬。

 

图文来源: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