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8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民生
2025年08月25日

杨庸:十五载公益路 守护老人幸福暮年

阅读量:65 本文字数:883

 

(赵丹/文摄) “祝你生日快乐……”溧阳敬老院里欢声笑语不断,杨庸正忙着为老人戴上生日帽,精心准备的蛋糕散发着香甜,烛光映照着他温暖的笑脸,这样的场景他再熟悉不过。十五年来,他带着满腔的爱,穿梭于城市的各个角落,用公益温暖了无数人的暮年时光。

2010年10月,溧阳市汇众社义工协会成立,杨庸担任会长,自此踏上敬老与社区便民的公益长路。起初,他走进敬老院,为老人们包爱心馄饨。此后,公益行动不断升级,“惠众便民大篷车”带着磨刀、理发等实用服务,穿梭在溧阳的大街小巷。这辆大篷车如流动的火种,为居民带来“家门口”的便利。

而到了2023年,这颗公益的火种化作了“七彩屋”惠民服务驿站。这个全年无休的驿站,成为连接高龄空巢老人与社会的桥梁,让老人们不再孤独无助,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陪伴。2025年初春,“爱的粥铺”在晨光中开张,一碗碗热粥温暖了环卫工人、保安师傅的胃,慰藉了老人清晨的寂寥。粥香弥漫在溧阳街头巷尾,还“飘”进了《人民日报》,成为溧阳小城大爱的生动注脚,让更多人看到这座城市的温暖与善良。

在公益的漫漫征途中,每一次实践都是爱与责任的生动诠释,每一项举措都如微光汇聚,照亮社会角落。做公益,不仅是给予受助者物质帮助和精神慰藉,更让杨庸动容的是见证“受助者”向“助人者”的转变。79岁的汤淑莲阿姨,曾沉浸在失伴的阴霾中,汇众社的温暖陪伴助她走出低谷。如今,她成为“最美志愿者”,用亲身经历传递志愿精神,让公益力量不断延续。

溧阳是世界长寿之乡,百岁老人是这座城市的宝贝,他们见证时代变迁,承载历史记忆。杨庸深知其意义,带领团队每月定期看望百岁老人,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每次与老人交流,看到他们紧握自己的手,绽放灿烂笑容,杨庸心里都满是温暖。

公益之路,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回望这十五年,并非杨庸一人独行,每一步都凝聚着汇众社近千名志愿者平凡而坚韧的付出,也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有力引领和社会伙伴的鼎力支持。在这条道路上,他所感受到的幸福,是岁月静好中的默默陪伴,是用心用情让每个暮年都能绽放春光。未来,他将继续以爱之名,书写暮年温暖的崭新篇章,让公益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