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显:义不背君一脉承
□ 彭洪伟
溧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历代名士灿若群星,他们的智慧之光曾经穿越世纪的天空,光华闪烁。溧阳这片古老而厚重的土地给了他们滋养和灵气,构筑了溧阳历史文化俊采星驰的华章。我们从史料典籍中寻找到清代以前(含清代)六十多位“影响溧阳的历史名人”,经广泛征求各界意见、拾遗补阙后,由热心研究溧阳文化的作者沿着历史名人的足迹寻幽探微,再现他们在溧阳留下的千古事、旷世缘。一家之言,难以周详,欢迎社会各界批评指正。
树高千丈,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民族历来有盛世修谱的习俗。2008年溧阳彭氏在撰修家谱时,对溧阳彭氏户籍进行了统计,当时溧阳彭姓人口已突破万人。可是,谁能相信,如果追根溯源,宋朝末年迁居溧阳的彭氏只有一人,那便是溧阳彭氏初祖彭显。
彭显,字克明,号避地居士,世称克明公。江西清江县(已改为樟树市)白珏完塘里人。彭显是宋代名臣学者彭龟年的四世孙,彭龟年即载入《宋史》的龙图阁学士忠肃公,他是溧阳彭氏直接奉祀的始祖。
彭龟年(1142—1206年)字子寿,南宋乾道五年(1169)进士。龟年七岁而孤,生性聪颖,追随朱熹习理学,常废寝忘食。龟年成年后,颇有忧国之忱,先见之识,直言敢谏之气,皆人所难及,善恶是非辨析甚严。因所居曰“止堂”,读书人皆称龟年为止堂先生。龟年学识博广,著有《解经祭仪正致录》、《奏议外制》、《内治圣鉴》、《止堂集》等。彭显曾祖父钜,淳熙丁酉(1177年)进士,官任中书省检书郎;祖父洵,举孝廉,授任给事中;父亲夷仲字仲甫,举贡授任南昌尉,有惠政于民,民皆感念其德。彭夷仲生三子,彭显是第三子。
彭显年幼时聪慧俊秀,异于常人,读书一目十行。皇上亲信、时任殿直学士戚贤一次拜访彭夷仲时,彭显年七岁,伺于父侧。戚贤随口说了一句“乌啼桥畔月”, 彭显应声对曰“龙出洞中云”。戚学士大为称奇,随即将爱女许配彭显。
宋末咸淳(1271年),彭显登张镇孙榜进士,授真州(南京仪征)判官。这时宋王朝已经运数衰微,元军日日紧迫。真州是长江的门户,彭显外拒强敌,内抚百姓,威望卓著。不久,元朝大将伯颜率师南侵,朝廷起用丞相赵葵的侄子、客居溧阳的赵淮任太府寺丞,戌守溧阳、高淳交界处的东坝。英雄相惜,赵淮知道彭显具有匡世之才,召他任幕府转运使。当时,南京已破,彭显就出谋划策,辅佐赵淮,召集义军,安抚流民,训练精锐,在长荡湖打造战船,坚守凵了山之险,紧盯向东出击的元军,牵制敌人的兵力,从而达到缓解临安之危的目的。德祐丙子(1276年),元派遣招讨使徐旺荣率领劲旅前来攻打,赵淮奋力交战,兵败被执,不屈而死。彭显趁隙脱身。
此前,才被任命两天的兵部尚书吕师夔在江州(九江)投降元军,去往首都临安和家乡清江的道路也被元军封锁,交通隔绝,彭显不得已招募部分流散的义军,在溧阳城西奉安里立寨自保,不久寨子又被元军烧毁,于是迁移到南渡黄山湖一带。之后,听到南宋最后一个政权祥兴覆亡的消息,彭显的勤王之志终究没能实现,就埋名藏迹,效法古时的殷商顽民(指殷代遗民中坚决不服从周朝统治的人,是一群“亡国者”,他们表面上臣服周朝,骨子里仍不和周朝一条心,时刻都想复辟)。
元朝平定江南后,改溧阳为州,当时建康路府尹(南京长官)为徐旺荣。徐旺荣佩服彭显的忠义,举荐彭显任溧阳知州。彭显以“事二姓君王”为耻,称病推辞,遁迹山水中,故号避地居士,为世人称道。清嘉庆帝就此专赐褒奖:“义不背君,忠堪风世,钦奉恩旨,崇祀忠义孝悌祠。”
其实,由彭显往上追溯,其祖上就有刚正忠直之门风。唐初彭氏的“中兴之祖”、定居在江西宜春县合浦的彭构云,世称征君公。在彭氏谱牒里有《豫章远祖来裔图》,列“唐征君公自嬴洲徙居春县合浦,繁衍吴楚三府十三邑各派世系”。彭构云三次被唐玄宗征召,但高韬不仕,三召辞归,成为轰动唐朝的隐君子,从而被唐玄宗赐号“征君”。征君公隐居的“震山岩钓台”与汉代严子陵的富春江钓台可相媲美。彭显是彭构云的19世孙。历史惊人相似,彭显身后,明朝末年,崇祯十三年特赐进士、户部郎中彭敦历(溧阳南门彭氏,字德莆),在明亡后,“清朝地方官员想起用他为清朝办事,他拒绝了,从此杜门谢客”(清嘉庆县志译本597页)。我们常说,炎黄子孙特别注重血浓于水的家族情怀,彭氏三人中,彭构云“三召辞归”,彭显“避地居士”,彭敦历“杜门谢客”,彭氏家族的文化特质一脉相承。
后来,彭显购买城西王氏的房屋,定居于溧阳33年,生三子,享寿70岁,与孺人戚氏合葬于大石山白龙冈阡陌间。后来,九世孙明嘉靖进士彭谦修复了古墓,圈建了墓域,竖立了华表。墓上两棵苍松,虬枝盘绕,岿然直立,可惜已随着时光流逝而湮灭,但彭显公子孙生息繁衍,由一人至万人,遂成为溧阳巨族,成就“彭马史狄周”溧阳五大望族的佳话。
彭显的五代孙彭效,始迁居溧阳南门,这一分支世称“溧阳南门彭氏”, 溧阳南门彭氏读书风气浓厚,功名极为发达,高中进士先后有崇祯年间敦历,顺治年间士俊,康熙年间会淇,乾隆年间南录、同祖,嘉庆年间虎文、学邃,道光年间瑞毓、崧毓、泰毓“翰林三兄弟”,(现中科院资深院士、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彭少逸,溧阳南门彭氏16世,为瑞毓曾孙),同治年间君穆、君谷。彭氏在江南地位深远,迁徙江南各地的彭氏奉溧阳彭氏为“正溯”。其中苏州彭氏与溧阳彭氏同出一祖,且世代论排行,苏州彭氏出现过彭定求、彭启丰祖孙会元、状元这一科举佳话。溧阳、苏州彭氏虽然居住在不同的城市,因同宗血脉从来没有间断过彼此之间的联系。
家族文化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溧阳彭氏每每想起祖上“刚正忠直”的文化传承,一种自豪之情就油然而生。
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各种彭氏家谱